您好!欢迎来到南京老龄产业网~

手机站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孝老爱亲 > 感动人物

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 孝老爱亲

所属分类: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1626 发布时间:2024-05-31

 1:

王红兰,女,汉族,1953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市江宁区禄口敬老院院长

从1985年任院长以来,王红兰总是想老人所想,乐老人所乐,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老人,成为住院老人们的知心朋友和精神寄托,“有事找红兰”,已成为禄口敬老院老人们的口头禅。34年里,她住在敬老院,陪老人们吃了34年的年夜饭,先后送“走”了400多位老人。已过了退休年龄的王红兰返聘在敬老院继续工作,她感慨地说:“我割舍不下与老人们的感情。只要他们需要,我就在这个岗位上坚守。”王红兰荣获全国十佳孝星等称号。

2:

王秀燕,女,汉族,1977年2月生,句容市下蜀镇桥头村村民。

王秀燕20年如一日,以女性柔弱的肩膀硬是为全家撑起了“一片天”。她主动将仅有的2间简易砖瓦房让出来给小叔子做婚房,自己和丈夫6年4次换房。她一人担起5个角色,精心照顾年迈体弱的外婆、哮喘多病的婆婆,服侍痴呆无助的舅舅、重病缠绕的丈夫,养育年幼尚小的女儿。为了维持和改善家人生活,她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在油坊帮工、卖蔬菜、上山采茶、摆地摊,经常每天休息不足6小时。为了给家人治病,她变卖了所有家产并举债数万元,决不放弃任何一点治愈的希望。王秀燕家庭荣获江苏省文明家庭、江苏省最美家庭等称号。

3:

朱惠泉,男,汉族,195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计生站原干事。

朱惠泉在亲生父母离世后,不辞辛苦,花费一年时间,找到了亡父的前妻申继芳老人并登门认亲。申继芳老人没有子女,朱惠泉夫妇将老两口当作亲生父母一样孝敬。2010年,申继芳的老伴去世后,朱惠泉将她接到家中同住,尽心侍奉。2017年,申继芳老人突发脑梗,朱惠泉在病床前悉心照顾,直到老人痊愈。目前,老人已经年过九十,生活安详幸福,朱惠泉的善行孝举得到邻里同事的一致称赞。2018年5月,朱惠泉荣登“中国好人榜”。

4:

李秀侠,女,汉族,1953年10月生,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周埠村七组村民。

37年前,李秀侠嫁入了一个十分困苦的家庭,公爹早逝,婆母多病,丈夫的6个弟弟妹妹还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她主动挑起了家庭重担。李秀侠的小姑子在19岁那年遭遇事故,高位截瘫后生活不能自理,她果断把小姑子抱到家中,每天为她梳头、洗脸、翻身、擦身,端水送饭,1万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初被医生诊断最多只能活5年的小姑子现在已经活过了30多个年头。李秀侠和小姑子的故事感动社会,被江苏卫视拍成纪实片《姑嫂情》和3集电视连续剧《山村姑嫂情》。2014年6月,李秀侠荣登“中国好人榜”。

5:

吴美华,女,汉族,1967年7月生,宜兴市和桥镇福巷桥村村民。

吴美华左腿残疾,丈夫和婆婆患有智力障碍,公公是伤残退伍军人。2006年,唯一能够帮她分担一些家务事的公公一病不起,她一边打工补贴家用,一边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洗衣喂饭、擦洗身子、梳头按摩、洗衣换被、端屎端尿,吴美华陪伴和照顾公婆走过了20多个春夏秋冬。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吴美华的儿子从小体贴懂事,学习之余和她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她的孝老、爱老善举成为了宜兴市和桥镇广为称道的一段佳话。2018年11月,吴美华荣登“中国好人榜”。

6:

张宝珠,男,汉族,194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临河社区居民。

1986年春,张宝珠从村支部书记岗位调任至乡敬老院任院长,就在那一年,他收养了一名双目失明、智力残疾的弃婴取名育红。育红经常无缘由地乱扔东西、打人,严重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张宝珠夫妇几次连夜送她去医院救治。育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几乎每天都会把衣服弄脏,张宝珠总是及时帮她换上干净衣物,悉心给予照顾。33年来,他和家人对育红视如己出,无论遭遇何种变故始终对她不离不弃。当地群众被他的善举感动,自发请人镌刻了“慈善之家”的牌匾挂在他家门前。2018年5月,张宝珠荣登“中国好人榜”。

7:

周守伟,男,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射阳县长荡镇敬老院院长。

2001年8月以来,周守伟认真履行“敬老人如父母,视服务为天职”的承诺,坚守工作一线,亲力亲为安排好老人们每天的生活,赡养136名孤寡老人,安置27名流浪人员。他多方奔波筹资500多万元,改善敬老院居住环境,办成全县首所“花园式敬老院”。他用18年超越血缘的坚守,成为孤寡老人的“别样孝子”。长荡镇敬老院连续两届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敬老院”。周守伟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保供养先进个人、盐城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8:

周忠燕,女,汉族1981年11月生,高邮市送桥镇神居山村村民。

2009年,周忠燕丈夫胡永飞在为边境哨所运送建材的途中,为掩护战友不幸被巨石砸中,长眠高原。周忠燕强忍内心悲痛,悉心照顾患病的婆婆、精心抚育年幼的孩子,辛苦经营一家干洗店,维持全家老小的生活。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她与家人及学校老师订立了一个“爱的盟约”,暂时向儿子隐瞒父亲牺牲的消息。直到儿子十岁时,她才带着来到丈夫战斗过的地方,重走英雄路,孩子知道父亲的故事后,也更加懂事、好学。周忠燕是众人心中的好军嫂,父母心中的好女儿,婆婆心中的好儿媳,儿子心中的好妈妈。

9:

袁素泉,男,汉族,1957年5月生,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鹤泾村村民。

2011年11月,袁素泉的妻子在送孙女上学途中遭遇车祸,手术后成为“植物人”。妻子在床上一躺就是5年多,好多人劝袁素泉放弃,但他不离不弃,始终坚信妻子会醒来。他积极寻找医学专家为妻子治疗,定时给妻子翻身、拍背、喝水、鼻饲喂水果,换鼻饲管、导尿管,妻子卧床多年没有半点肌肉萎缩和褥疮。2017年6月25日,在袁素泉无微不至的守护下,妻子昏睡2000多个日夜后奇迹般醒来。袁素泉荣获苏州市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

                                                                     

殷自玉,女,汉族,1996年6月生,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山涧村村民。

殷自玉父亲早年因癌症去世,母亲因患先天性软骨病无法站立,常年瘫痪。殷自玉自小为妈妈洗脸、擦身、喂饭和洗衣,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面对贫困和艰难,坚守善良、乐观向上,19年近7000个日夜,悉心照顾瘫痪母亲。2016年,她带着母亲嫁人,一句“妈妈就是我的嫁妆”的心声,引发网友热议,仅央视新闻官方微博阅读量近400万。2018年6月,母亲不幸查出患有乳腺癌,殷自玉和丈夫陪在母亲身边,尽心侍奉。殷自玉荣获江苏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

黄辉,男,汉族,1958年12月生,启东市东海镇戴祥村村民。

2010年,黄辉的妻子患上脊椎神经不可修复性损伤,他花光积蓄又举债10多万元为妻子治病,治疗无望后精心照料瘫痪妻子。2013年,女儿罹患乳腺癌,先后做过多次手术,他带上妻子在医院外租房陪伴女儿。双亲年过八旬,母亲身有残疾,他和哥哥轮流承担照顾父母的重担。面对这样一个“多病”的家,黄辉没有逃避、没有放弃,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给予家人关怀照顾。2018年11月,黄辉荣登“江苏好人榜”。

12:

                                         

葛平,女,汉族,1963年4月生,沭阳县梦溪街道糖坊社区居民。

葛平有兄妹6人,两个姐姐远嫁他乡,大哥重度肢体残疾,二哥和弟弟重度智力残疾。13岁那年,她父亲因病早逝,年幼的葛平决定要照顾三位兄弟一辈子。到了适婚年龄,她做了一个特殊的婚前约定,“要和我一起照料3个残疾兄弟一辈子。”婚后,葛平将三位兄弟接到家中,照顾他们一日三餐、生活护理、看病治疗。她和丈夫照看日渐年迈的公婆,耕种着近20亩的农田。36年来,她用“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守信念和家庭责任书写着人间大爱。葛平荣获宿迁市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点赞

    收藏关注

    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