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英:亲手照料多病大伯哥三十八年
所属分类: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1146 发布时间:2024-05-24

周玉英,女,1964年5月出生,密云区不老屯镇北香峪村农民。
周玉英21岁结婚时就接受了和爱人患精神病的哥哥共同生活。为了给大伯哥治病,她常骑车到20里外的医院买药,还用偏方每日换药治好了他因糖尿病导致的烂脚。今年1月大伯哥又患脑梗,住院13天她接屎接尿每天清洗沾满污物的衣裤。亲朋劝她将多病大伯哥送敬老院她不允,说肯定还是家里伺候的好。
二、主要事迹
亲手照料多病大伯哥三十八年
今年59岁的周玉英是密云区不老屯镇北香峪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结婚38年来,长期伺候患有精神病的大伯子哥哥,毫无怨言。几十年来,周玉英不计较个人得失,精心照顾大伯哥的生活起居。在家庭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按时购药。遇有重大疾病,及时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使大伯哥的各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街坊邻居劝她把大伯哥送到敬老院的时候,她怕大伯哥去敬老院受委屈,毅然留在家中伺候,所做的一切在村里被传为佳话。
周玉英整理家务
如何面对患有精神病的大伯哥。1985年,经熟人介绍,年仅21岁的周玉英与本乡北香峪村的张玉林相识相爱。张玉林的母亲早已去世,家里只有一个68岁的父亲和一位患有精神病的哥哥。当时,周玉英的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一是没有婆婆,孩子没人带;二是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哥哥,长期过日子怎么和他相处。
周玉英走进这个家庭,亲眼目睹了爷三个的生活。看着他们艰辛的生活,她没有任何犹豫,毅然走进了这个家庭,挑起了生活的重任。
据周玉英回忆,生活中,穷点累点苦点倒没有什么,最难应付的是患有精神病的大伯哥。那时候,周玉英的爱人在道班上班,照顾大伯哥的事情就落在了周玉英的肩上。
周玉英(右)照顾大伯哥穿衣起居
大伯哥不犯病的时候,和好人一样。只要犯了病,就控制不住。有一次,周玉英刚做好大饼,一家人刚要吃饭的时候,大伯哥犯病了,把大饼塞进口袋里,就往街上跑。周玉英怕他到街上打人,急忙出去追赶。追上以后,连哄带骗地把他劝回家里,避免不必要事情的发生。还有一次,全家人正吃着饭,大伯哥犯病了,口水流满了前胸,说饭菜不好吃,把饭碗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桌上的饭菜弄了周玉英一身。周玉英没有生气,而是把眼泪咽进了肚子里,赶紧给他重新做饭。这么多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人身安全没有保障也是常有的事情。一次,大伯哥犯病了,拿起尖镐就要刨坎墙。周玉英上前阻拦,他举起镐把就要打,多亏周玉英的爱人在身边,把她护在了身后,才避免了一次伤人事故。
每逢大伯哥犯病,看着他满大街狂跑,或者在院子里说着有威胁的言语…… 周玉英想,今后长年累月地面对一个精神病患者,这日子该怎么过呀。她真想在没人的时候大哭一场,后悔嫁到这个家庭。可看到年近七旬的公公需要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大伯哥需要照顾,她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
治好大伯哥的病不能考虑钱。那时候,全家收入来源只靠爱人在道班工作的微薄工资收入,一年下来,除去开支没有什么结余。为了治好大伯哥的病,周玉英没少费心思。当时没有医保政策,买药完全靠自费,但每次给大伯哥买药,周玉英都没有因为钱而算计过。每隔一段时间,就骑自行车远到20里外的医院买药,保证用药不间断。
周玉英(左一)与大伯哥聊天解闷
2014年的一天,周玉英从北京市区大女儿家回来,从大伯哥的身上闻出了一股气味。急忙让大伯哥脱下鞋来看看,只见脚指头之间有一个洞,只剩下骨头和筋了。到村医处一测血糖,已经是重度糖尿病了。在村医处输液7天,依然不见效,周玉英和爱人立即把大伯哥送到区医院治疗。区医院大夫说,先把血糖控制住,再做截肢手术。住院23天,血糖刚刚控制住,医院正要安排手术事宜,大伯哥的精神病犯了,总是在医院的楼道里狂跑,弄得一层病房的病人不得安宁。周玉英夫妇没有办法,只好把大伯哥接回家里。
为了治好大伯哥的脚,周玉英从村医那里学习了“土办法”,每天将脚清洗干净,再往脚洞里灌“云南白药”,三个月从没有间断过。奇迹终于出现了,经过3个多月的“土办法”治疗,大伯哥的脚竟然完全治愈了。
从那一年开始,大伯哥每年住一次院就成了常态化,每次住院都是周玉英陪床,大伯哥说她陪床照顾的好。每住一次院都要花掉家里几个月的积蓄,但周玉英没有任何怨言。
今年1月,大伯哥突然晕倒在地,周玉英怎么往起拉都没有知觉,赶紧拨打120急救车。到区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诊断为中度脑梗、血栓,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治疗的13天时间里,周玉英接屎接尿,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大伯哥的脑梗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疗。在陪床的日子里,周玉英夜里睡眠不好,造成血压升高,可她为了照顾好大伯哥,全然不顾。
大伯哥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为了照顾好大伯哥,周玉英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每天晚上,收拾完家务活儿,就把大伯哥房间的炕烧暖和,以免着凉。到了换季时候,提前把衣服准备好。大伯哥不吃酱油,菜里不能有颜色,周玉英每顿饭都给他单独做一道菜。有时候,大伯哥不好好服药,她就把药片碾成面粉,偷偷放在饭里面,确保按时用药。
大伯哥自从患上糖尿病以后,大小便就完全失去了知觉,患了脑梗后更为严重,房间里常年充斥着臭味,衣服被褥需要经常性清洗。面对这一切,周玉英没有半分嫌弃之意。专门购买了一台洗衣机,每天将沾满大小便的衣裤清洗一遍,定时晾晒被褥。每天还定时收拾一次房间,定期进行消毒。
村干部向周玉英(中间)了解情况
看着周玉英夫妇对大伯哥的精心照顾,活到92岁高龄的公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弥留之际,拉着周玉英夫妇的手说,你们对你哥哥这么好,我可以放心地离去了。
一晃儿,大伯哥已经68岁了。集精神病、糖尿病、脑梗等病症于一身。有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常说,把他送敬老院算了,省得你总是劳心费力的伺候。周玉英说,大伯哥身体不好,到了敬老院肯定不如在家里伺候的好,还是在家里伺候吧。
在周玉英的精心呵护下,大伯哥愉快、幸福地生活着。周玉英说,大伯哥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只要大伯哥活一天,我就义无反顾的伺候他一天。
点赞
收藏关注
感动人物推荐
-
孝老爱亲躬于行 “南京好人”栾昌梅为乡邻树榜样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尊...
2024-05-31 -
孝老爱亲,为最美雨花人点赞
孝老爱亲孝老爱亲乃立德之本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2024-05-31 -
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 孝老爱亲
1:王红兰,女,汉族,1953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市江...
2024-05-31 -
栾昌梅: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公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尊老敬老”...
2024-05-31 -
南京溧水|邢东英:孝老爱亲传美德 无私奉献成佳话
永阳街道工农兵社区居民邢东英,多年如一日对母亲精心奉养,对侄...
2024-05-31 -
“南京好人”董萍:家里的担子我来挑
董萍:家里的担子我来挑她叫董萍,是浦口区星甸街道星兴社区居民...
2024-05-31
相关推荐
-
孝老爱亲躬于行 “南京好人”栾昌梅为乡邻树榜样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尊...
2024-05-31 -
高淳淳溪史香头:孝老爱亲传佳话 演绎幸福真善美
勇于扛起重担 书写“家”之温情 十年前,史香头的丈夫突发心...
2024-05-31 -
孝老爱亲,为最美雨花人点赞
孝老爱亲孝老爱亲乃立德之本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2024-05-31 -
李雪青家庭
李雪青家庭李雪青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也是一个普...
2024-05-31 -
”张守琴:孝老爱亲扬美德 满分儿媳诵佳话
张守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五人,在她年幼时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她深...
2024-05-31 -
美善胡敬花孝老爱亲 用瘦弱双肩扛起贫病之家
家中3个病人、一双年幼儿女,丈夫突然去世,她用瘦弱双肩扛起贫...
2024-05-31
热门推荐
-
falllove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与父母同住 家务劳动:经常做家务
2024-05-31 -
蒲公英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自有房产 家务劳动:承担全部家务
2024-05-31 -
养老护理员迷恋赌博,诈骗老人50万被判5年
近日,南京建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涉老诈骗案件,某养老机构工作
2024-05-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融筑儒林花园 二次装修20万 东边户 好楼层 急售 车位
核心卖点【户型优势】:户型方正,客厅朝南带阳台,南北通透【小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