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白灰”到“天蓝水绿” 生态蝶变造福百姓
所属分类:社会新闻 阅读次数:2088 发布时间:2024-07-29

生态文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关系少儿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把它做好。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时的讲话
“我以前是大货车驾驶员,全国各地跑运输。听说家乡建了潘安湖景区,我就来景区做了一名观光车驾驶员。”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居民吴继伟说,“现在的生活用我们当地话来讲就是——真好。”
贾汪区煤炭资源丰富,曾是当地的“聚宝盆”。与全国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过度开采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2011年以来,贾汪区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原则,对辖区内的潘安湖采煤塌陷区进行综合整治。昔日煤灰漫天的贾汪如今已绿意盎然。
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左)被打造成湿地公园(右)(央广网发 徐州市贾汪区摄影家协会供图)
湿地公园建成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周边居民的就业机会也更多了。其中,仅潘安湖景区就为当地居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曾经到外地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神农码头,沿湖边察看景区新貌。总书记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贾汪区依托潘安湖良好的水质发展水产养殖,“潘安湖鱼头”逐渐成为当地渔业新招牌。生态的持续改善为贾汪区群众铺就增收致富路,也为当地打造区域经济品牌找到了新途径。
在江苏,生态环境治理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游客们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央广网发 杨勇 摄)
盛夏时节,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水清岸绿、生机勃勃,不少市民来这里休憩、纳凉。
“95后”扬州小伙袁佳星在运河边长大。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三湾片区曾聚集着农药、皮革、建材等企业。它们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一时的增长,但也带来了水质恶化等环境污染问题。
2013年起,扬州推进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三湾片区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0多家,生态湿地用地增加83.26%。从“黑白灰”到“天蓝水绿”,如今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已成为扬州城南名副其实的“绿肺”和生态氧吧,仅公园核心区域就栖息着40多种鸟类。
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鸟瞰图(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袁佳星感慨道:“这些年,三湾片区不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从原来的临水而居,到现在的亲水而居,大运河真正走进了居民生活,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更幸福了。”
点赞
收藏关注
相关推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 -
防汛抗旱,南京下好“先手棋”
南京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当前,南京已进入汛期,5月...
2024-05-31 -
第一观察·现场 | 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朋友北京再相聚
2024-05-31 00:23·新华这是中国同阿拉伯朋友的...
2024-05-31 -
好猖狂!“滚出南京”事件升级 官媒火速关闭评论 南京文旅一年白干
...
2024-05-31 -
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习近平这样强调
2024-05-31
热门推荐
-
falllove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与父母同住 家务劳动:经常做家务
2024-05-31 -
蒲公英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自有房产 家务劳动:承担全部家务
2024-05-31 -
养老护理员迷恋赌博,诈骗老人50万被判5年
近日,南京建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涉老诈骗案件,某养老机构工作
2024-05-31 -
融筑儒林花园 二次装修20万 东边户 好楼层 急售 车位
核心卖点【户型优势】:户型方正,客厅朝南带阳台,南北通透【小
2024-05-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