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红霉素药膏的小心了!江苏疾控提醒!
所属分类:健康生活 阅读次数:2708 发布时间:2024-05-31

提起红霉素药膏
很多小伙伴都觉得
这是一款“万能药”:
不小心烫伤了
不小心被蚊虫叮咬了
长脓包痘痘了
嘴角烂了
……
很多人都选择:用它
但是!
红霉素药膏真的是“万能药”吗?
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红霉素药膏和红霉素眼膏
究竟有何不同?
江苏疾控发文提醒
红霉素药膏
真的是“万能药”吗?
先说结论:红霉素药膏≠万能药!
红霉素药膏主要有效成分是红霉素,红霉素其实是一种抗生素,虽然能杀死一些敏感菌株,但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容易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而且红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的感染,对于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或者深部感染都是不管用的。
通常在这些情况时,可科学使用:
1.皮肤感染:作为抗生素类软膏,红霉素药膏首先用于治疗和预防皮肤感染,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溃疡面的感染也可使用。红霉素药膏还可用于皮肤黏膜交界的部位,如口周和肛周等处的感染。
2.轻微创伤:身体轻微挫伤、划伤或其他创伤都可使用红霉素药膏,一般用法是将患处清洗消毒,取适量药膏薄涂于患处。
3.轻度烧烫伤:小面积的烧伤、烫伤可先用冷水冲洗伤口,然后在表面薄涂一层红霉素药膏。
4.蚊虫叮咬:蚊虫叮咬的情况较严重时,应当及时清洗并消毒被叮咬的局部,取适量药膏涂抹。
5.流鼻血:干燥的天气会让一些人原本干燥的鼻黏膜更加脆弱,于是流鼻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不妨用红霉素药膏适量涂抹鼻中隔部位,可以消毒、软化鼻腔,滋润鼻黏膜,改善鼻腔内环境,预防再次出血。涂抹的量不要过多,以防药膏倒流进口中。
6.口角炎: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感染引起,以学龄前儿童多见。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细菌性口角炎可以涂抹少量红霉素药膏,同时服用维生素B2。
1.鼻出血、尿路感染、真菌感染,都不建议用红霉素药膏。
2.敏感部位不能用红霉素药膏,如眼睛、口鼻黏膜等。
3.过敏体质,用药后如出现皮肤发痒、干燥和有灼烧感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将局部药物清洗干净。
4.大面积烧烫伤和外伤者,禁用红霉素药膏。
如何科学使用红霉素药膏?
红霉素药膏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使用剂量不宜过大。
当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先咨询医生,切忌自我对标评判,用药前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一般来说,在合理使用红霉素药膏的情况下,不适症状在3日内就会有好转,应继续使用至感染被完全控制再停药。
但如果使用3日后,皮肤红肿、渗出脓液的症状依旧没有改善,应该立即停药前往医院就诊,不建议继续涂抹。
红霉素药膏和红霉素眼膏
到底有何区别?
这两款药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别不小,不能乱用。
红霉素眼膏主要用于沙眼、结膜炎或者眼外部感染。红霉素眼膏要涂于眼睑内,因此药品生产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药物污染。
红霉素药膏是涂在皮肤表面的,并非无菌制剂。将两者“混搭”在一起,尤其是将软膏当眼膏来用,可能会引起眼部的严重不良反应。
此外,红霉素眼膏的浓度是0.5%,红霉素药膏的浓度是1%。如果把红霉素眼膏当软膏用,可能会因为浓度不够而削弱药物的抑菌、抗感染效果。
点赞
收藏关注
健康生活推荐
相关推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 -
防汛抗旱,南京下好“先手棋”
南京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当前,南京已进入汛期,5月...
2024-05-31 -
第一观察·现场 | 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朋友北京再相聚
2024-05-31 00:23·新华这是中国同阿拉伯朋友的...
2024-05-31 -
好猖狂!“滚出南京”事件升级 官媒火速关闭评论 南京文旅一年白干
...
2024-05-31 -
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习近平这样强调
2024-05-31
热门推荐
-
falllove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与父母同住 家务劳动:经常做家务
2024-05-31 -
蒲公英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自有房产 家务劳动:承担全部家务
2024-05-31 -
养老护理员迷恋赌博,诈骗老人50万被判5年
近日,南京建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涉老诈骗案件,某养老机构工作
2024-05-31 -
融筑儒林花园 二次装修20万 东边户 好楼层 急售 车位
核心卖点【户型优势】:户型方正,客厅朝南带阳台,南北通透【小
2024-05-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