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中方强调这三点
所属分类:国际新闻 阅读次数:2353 发布时间:2024-07-29

当地时间7月26日,中国代表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二次筹委会上关于核不扩散议题发言,中国代表表示,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消除核武器扩散风险,是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应有之义。当前,个别核武器国家固守冷战思维,执迷于大国竞争,在防扩散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和实用主义,将地缘政治私利凌驾于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之上,严重违背了防扩散的初衷,破坏了防扩散共识和权威,加剧了核扩散风险。
△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
面对当前形势,国际社会应秉持共同安全理念,以新一轮《条约》审议进程为契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此,中方强调以下三点主张:
第一,停止削弱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行为。“核共享”违背《条约》宗旨和原则,近年来出现向亚太地区扩散的迹象。美国在亚太地区强化“延伸威慑”,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刺激核军备竞赛与核扩散风险。参与“核共享”与“延伸威慑”的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降低核武器在其国家与集体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尽快撤出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不得在其他地区以任何方式复制“核共享”安排。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严重开历史倒车,威胁地区国家安全,增加误解误判风险,中方敦促美国以实际行动减少战略风险。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违反《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此类合作如不妥善处理,势将打开核扩散的“潘多拉盒子”,产生深远负面影响。机构所有成员国应共同推进开放、包容、透明、可持续的政府间讨论进程,协商一致作出决定,坚决捍卫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第二,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局势久僵难解,根源在于半岛冷战残余未消、和平机制未建、各方互信缺失。“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仍是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的切实可行方案。美国要走出威慑施压的迷思,以实际行动体现愿意“无条件对话”的诚意。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关键支柱,当前没有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作为单方面退出协议的一方,美国应彻底纠正错误政策,积极回应伊朗正当合理关切,摒弃对伊制裁施压,回到将伊核谈判与其他问题脱钩处理的正确轨道,推动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
第三,维护和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尚未加入《条约》的国家应尽快以无核武器国家身份加入,并将全部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监督之下。国际社会应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本着客观、公正、中立原则履行保障监督各项职能,继续促进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和附加议定书的普遍性。与此同时,防止核扩散措施不得妨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我们反对某些国家打着防扩散旗号,以意识形态划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出口管制当作“脱钩断链”的政治工具。核武器国家应尽快签批包括中亚无核武器区在内的所有无核武器区条约相关议定书,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努力,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中国代表表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维护和加强以《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作出不懈努力。(总台记者 杨春)
点赞
收藏关注
国际新闻推荐
相关推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 -
防汛抗旱,南京下好“先手棋”
南京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当前,南京已进入汛期,5月...
2024-05-31 -
第一观察·现场 | 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朋友北京再相聚
2024-05-31 00:23·新华这是中国同阿拉伯朋友的...
2024-05-31 -
好猖狂!“滚出南京”事件升级 官媒火速关闭评论 南京文旅一年白干
...
2024-05-31 -
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习近平这样强调
2024-05-31
热门推荐
-
falllove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与父母同住 家务劳动:经常做家务
2024-05-31 -
蒲公英
• 日常生活 居住情况:自有房产 家务劳动:承担全部家务
2024-05-31 -
养老护理员迷恋赌博,诈骗老人50万被判5年
近日,南京建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涉老诈骗案件,某养老机构工作
2024-05-31 -
融筑儒林花园 二次装修20万 东边户 好楼层 急售 车位
核心卖点【户型优势】:户型方正,客厅朝南带阳台,南北通透【小
2024-05-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
2024-05-31 -
5年超8.9亿用户!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惠你我
数字化时代,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加速形成。让信息多跑路
2024-05-31